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

kaiyun网站孟村回族自治县: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_kaiyun产品_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
欢迎来到 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

主页 > kaiyun产品

kaiyun网站孟村回族自治县: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产品详情

  近年来,孟村回族自治县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关键位置,通过党建引领和示范带动,把党的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县坚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孟村回族自治县在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

kaiyun网站孟村回族自治县: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1)

  干群同心,绘制基层治理新图景。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实施“六抓两提一促”工程,“六抓”即抓党建、抓民生、抓发展、抓环境、抓平安、抓风尚,“两提”即提升基层服务质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一促”即促进乡村振兴。成立工作专班和9个专项工作组,针对不同领域分类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推进各项工作。

  孟村回族自治县推行“一诺三定”、“322”议事决策监督公开机制、“一岗三评”为主体的阳光村务“322”工作机制,将村干部的“权”与“责”结合起来,有效推进村级事务管理。126个村“两委”班子结合“开门一件事”活动,办理各类民生事项638件,引进项目210个,推动实现农村治理制度化、议事科学化、监督程序化、村务运行规范化。

  多方联动,源头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孟村回族自治县依托网格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作用,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党员力量下移,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全县共划分了662个网格、2228个微网格,配备总网格长135名、片区网格长(网格员)733名、微网格员2715名。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发挥网格员在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开通“智慧孟村”App、“民意通”微信小程序,成立孟村回族自治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民意收集、纠纷调处、法律援助、安全隐患等方面的诉求反馈渠道。有效整合“雪亮工程”资源,实现数据统一管理、智能化辅助事件调处,打造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社会治理方式。2021年、2022年,孟村回族自治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作为沧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统领,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重点打造“石榴花开”品牌,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总目标和总牵引,形成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乡镇协同联动、各族群众积极互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县整体工作部署,作为乡科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大数据智慧服务社会治理、党组织领导推进全过程民主的乡村治理等六项创建机制,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全面推动,确保创建工作有抓手、有平台、有支撑、有实效。

  重点打造“石榴花开”品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迎客厅”,以八极拳为载体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演武场”,以开展文化活动形式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喜乐汇”,以在中小学教学中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形式打造“百花园”,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力量,在开展各项民生工作中营造民族团结进步一家亲氛围,以津南农村党支部革命活动史展馆为阵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红色回忆录,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团结长廊。各单位广泛宣传、开展创建活动,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示范家庭、示范企业等。开设“石榴花开”宣传栏目,各单位微信公众号、村级微信群宣传创建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组织开展红色基地学习、敬老助学、公益捐赠、非遗传承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2023年,孟村回族自治县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河北孟村经济开发区秉承“项目立区、产业强区、科创兴区”的发展战略,形成了集管道装备制造园、中小企业孵化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京津产业转移园、高端装备制造园、现代物流园区于一体的集群式产业园区,形成集管道装备产品研发、科技创新、专业生产、市场销售、物流配送、安装售后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孟村回族自治县有“中国弯头管件之都”之称。孟村管道装备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50多年间,经历作坊式起步、规模化扩张、产业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四个阶段,现已形成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管件产品包括弯头、法兰、阀门等二十大类、十余种材质、上百个品种、千余种型号。

  为进一步擦亮管道装备产业这张特色名片,孟村回族自治县通过延链补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推动管道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县规上管道装备企业有75家,从业人数达5205人,其中,党员人数达241人,建立独立党支部64个、联合党支部7个,实现管道装备企业党组织全覆盖。以学习联抓、活动联办、行业联合、区域联建的“四联”工作机制为抓手,依托75家规上管道装备企业分条块、分领域组建产业链党组织和党建联盟,16个县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全部纳入党建联盟指导团队,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对接互访等方式,增进企业交流合作。目前,共举办交流活动2期,为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难题22个。

  今年以来,孟村回族自治县抢抓机遇,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年和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年,将总投资280.08亿元的106个项目分四批纳入项目建设年管理,实现了省市重点项目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打造了“宛乡舒畅”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开通县委书记、县长“企业家直通车”,各级领导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带头kaiyun官方网站讲政策、问需求、解难题,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难题促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10月,在中国管道装备展览交易中心举行的中国·孟村国际管道装备产业博览会上,3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各类产品近万件,达成合作意向27项,总投资79.75亿元,其中,12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深化县校合作是孟村回族自治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举措。孟村回族自治县加强和相关高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职引进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高级工程师2名;柔性引进博士研究生32名、硕士研究生53名。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入交流对接,达成合作项目23个。大力推进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各类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入园升规技改专项行动,谋划建设凤还巢产业园、京津冀产业承接园、云园区高能制造产业园、管道装备产业园。不断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成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级管道元件检测中心,形成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检测中心和管道装备物流基地等配套齐全的特色产业集群。全县科技创新能力由C类跃升kaiyun官方网站到B类,获省奖励资金400万元。

  孟村回族自治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出台政策文件、搭建引才平台、建立人才服务站等举措,不断激发人才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协调机制。出台《“饶安英才·智汇孟村”新政十条》等政策文件,从人才引育、科研支持、创业扶持、职称评定等10方面,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推进人才集聚。实施医教名才集聚等八大工程,聚焦产业发展,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不断优化人才结构。

  搭建人才引进平台,通过与燕山大学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不断引进各行业人才,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燕山大学管道装备产业孟村研究院等平台,构建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引进专家团队4个。依托山西农业大学技术力量组建迈克拜尔生物科技实验室。强化与河北农业大学的战略合作,对全县6个乡(镇)、126个村开展走访调研,精准制定村庄发展规划,打造“一村一品”新风貌。成立河北农业大学孟村金大地粮食产业研究院,推进全县农业发展提档升级,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依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村开门八极拳武术文化优势,成立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孟村学院。与沧州师范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推动产学研、教师教育培养、基础教育研究。与河北农业大学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优势互补,持续在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教育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交流。今年10月,该县通过举办中国·孟村国际管道装备产业博览会,搭建招商引智平台,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推动“引凤”和“筑巢”相结合,促进智慧赋能。持续强化项目带动,聚焦全县特色优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需求,大力扶持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良性循环。冀梨科技驿站聚才引智项目、重大动物疫病检测和综合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高层次人才引育项目先后入选河北省人才强冀工程重点人才项目目录。

  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人才服务站41家、乡土人才服务点20处,解决各类人才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打造精准化、专业化、规范化人才服务团队,为人才提供教育培训、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今年,全职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相关团队来孟村回族自治县创业,全力打造博士后流动站,将人才价值与人才强县目标深度融合,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人才生态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3 开云(中国)Kaiyun.com·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0022469号